首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表彰奖励 期刊论文 会员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山东济宁:昔日采煤塌陷地 今朝生态幸福城
发布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

“以前这里是一大片的采煤塌陷地。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现在能变成这么漂亮的湿地公园。”正在济宁高新区十里湖生态湿地公园游玩的刘大爷感慨道。芦蒲摇曳,水面清澈,古亭点缀,秋日的十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别有一番景色。碧波荡漾的水面犹如一面镜子,映出济宁采煤塌陷地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效。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累计探明煤炭储量151亿吨,占全省53.8%,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鲁西煤炭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开采累计形成塌陷地69.25万亩,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近年来,济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大力保护耕地、推进农田和水域生态修复、促进矿区健康协调发展的治理新路径,先后投入资金近54.33亿元,治理稳沉采煤塌陷地51.43万亩,顺利完成双100%任务目标。
水美地绿,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山东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邹城市太平镇境内,属于华北平原典型的采煤塌陷新生湿地,该园区分浅水、深水和未积水三类塌陷区开展分类治理,有机衔接湖泊、湿地、森林、农田四大生态系统,建立以湿地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造林绿化奖补、土地流转补贴等政策,鼓励承包荒山、荒沟开展集中连片植树造林,推行工程造林、专业队伍造林模式,实现“线上”生态廊道多层添绿,“面上”统筹城乡多元覆绿。此外,依托塌陷地治理后形成的独特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农林渔文旅”生态产业,规划建设了观澜书院、古塔禅林、汤家花园、柳澳渔村等文化旅游项目,通过观光采摘、农耕体验、捕鱼观赏、休闲垂钓等活动,让游客在观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当地特色文化,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并举的塌陷地治理新路子。
筑牢根基,全力保护耕地资源。位于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的赵庙村,曾因采煤造成土地塌陷,道路、水利等设施损毁严重。如今,高标准农田取代了昔日塌陷地,希望的田野上再次回响起丰收之歌。“赵庙村这块土地临近岱庄煤矿,4个矿井采煤形成了2.8万余亩塌陷地,从2018年开始组织煤矿对塌陷地进行治理。”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重点工程办公室负责人说,采煤塌陷地稳沉后,经专家实地勘察和论证,采取表土剥离、客土回填、重新配套设施工程等治理方法,使这块地恢复了种植,并达到了高标准农田的标准。同时,新建排水沟、管道、高标准机井、变电设备等,硬化田间道路,方便现代化耕作和农产品运输。为进一步改善土壤条件,街道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规划建设了3300亩良种繁育基地,今年种的小麦亩产达到700多斤。据了解,任城区将复垦后的农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项目区亩均增产粮食50公斤,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95万公斤。2019—2022年,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规划建设了高标准农田19.9万亩。
富民增收,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在太平国家湿地公园,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着一串串浮球,随手拎起一个,只见下面挂着管网和笼子,里面有几只河蚌。取出河蚌打开后,十几颗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珍珠呈现眼前。这便是太平镇引进生物链治水——靶向珍珠养殖项目,在约800亩的塌陷坑塘里,挂养了珍珠蚌130多万只,年出产淡水珍珠5000公斤,产值超千万元。围绕珍珠养殖形成的服装、首饰、艺术品加工等产业,也在加速布局,昔日的塌陷地摇身变成了当地发展的“聚宝盆”。无独有偶,在微山湖滨田园现代农业园区,曾经积水严重、荒草丛生的采煤塌陷地“变身”成了连片的现代化生态池塘,清澈的池塘波光粼粼,鱼鳖游弋,白鹭竞翔;布局有序的园区路网两侧树木葱茏,半亩方塘荷花竞艳,种植园里瓜果飘香;工人们依据园区生态农业智慧平台提供的数字信息规范的投饵施肥作业,园区内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带动当地70多名村民在园区里养殖种植,每人每年增收5000余元,昔日的“生态包袱”逐渐成为济宁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名片”。



Baidu
map